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10篇

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10篇

时间:2022-11-18 09: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10篇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10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10篇

篇一: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难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情境引入感知平均分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吗?

  生:喜欢。

  出示:慢羊羊村长图片。

  师:有一天,慢羊羊村长过生日,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准备分给羊村的小羊们(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图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分的。喜羊羊分了3块,美羊羊分了2块,沸羊羊分了2块,暖羊羊分了2块,懒羊羊分了1块。一边说分的个数,一边出示图片。

  师:懒羊羊见自己只分了1块,可不干了,大哭大闹起来,同学们你知道他为什么分了1块还大哭大闹吗?

  生:因为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不公平。

  2【讲授】二、合作探究体验平均分

  1.教学例l

  (1)你能帮助慢羊羊村长把蛋糕分得公平一些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喜羊羊多的一个,分给懒羊羊。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帮忙现在分得怎么样了?

  生:每人一样多,很公平。

  (2)师:慢羊羊村长分蛋糕分得不公平,幸亏有了大家的帮忙,这回慢羊羊村长分糖果可吸取了教训,决定这样来分,同学们看分得公平吗?

  出示一个一个地分糖果的动画。最后每只羊分2个。

  师:他是怎样分的?分得公平吗?

  生:一个一个地分,最后每人分了2个,很公平。

  师问:刚才我们帮助慢羊羊村长分了蛋糕,看他分了糖果,最后分得都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小结:在生活中为了公平、合理,经常要将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叫平均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分。并板书课题。

  让学生读一读。

  2、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同学们看一看这些是平均分的吗?

  判断:出示四张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教师注意从概念角度引导学生判断。并在白板上书写:同样多。

  3、这样的分法对吗?

  出示把8块糖平均分给4只小羊,学生判断。对于不是平均分的说说原因。

  使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分成4份。

  4、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你能说说生活中的平均分吗?

  5、教学例2把15个桔子平均分成5份。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出了这么多平均分的现象,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分一分呢?

  师:慢羊羊村长正好要分桔子给小羊们呢,同学们来帮他们分一分吧。

  白板出示桔子图。

  问:要求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平均分就是要分得怎样?

  生:每份同样多。

  师:同学们分一分,比一比谁分的方法多。

  (2)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每两人一组,合作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分法。

  可能的分法:一个一个地分,分3次

  先1个1个地分,再2个2个地分,分2次

  先2个2个地分,再1个1个地分,分2次

  3个3个地分,分1次

  学生上白板操作,教师记录分法,记录的时候注意问学生:每次分后,分掉几个,还剩几个?最后每个人分了几个?

  (4)问:同学们的分法可真多,大家观察一下,在这么多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又快又方便呢?

  生:3个3个地分,这样只要分一次,很快。

  师:是啊,这样确实很快,那么你怎样知道每次分3个正好分完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三五十五,15里有5个3。

  3【练习】三、解决问题运用平均分

  1、分面包。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平均分的了解又深了一步,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白板课件出示面包图,师问: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几个?

  生:每份分2个。

  师:你怎么知道每份分2个正好分完呢?

  生:可以想乘法口诀二五一十,就知道10里有5个2。

  师:下面我们来分一分,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评讲时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法。体验通过乘法口诀想每份几个的优势。

  师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很快想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几,确定每份分几个,这样一次就可以分完(板书:乘法口诀)。

  2、分梨子。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写一写,再指名上白板写一写。

  重点问学生:你怎么知道每份分3个?

  引导学生说出乘法口诀。

  3、下面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出示选择题模板。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师:小羊们听吃完东西,决定到外面去郊游,慢羊羊村长为他们准备了12瓶矿泉水,要求平均分成3份。

  出示: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份分几个?怎样想能很快知道每份分几瓶?

  (1)学生先互相说说分法,再交流,重点说说:怎样很快知道每份分几瓶?

  (2)拓展:如果想要每份是5瓶,还需要几瓶?

  如果还有6瓶矿泉水,每人还能分到几瓶?

  (3)刚才我们把这些矿泉水平均分成了3份,但是这可有5只小羊啊,这些矿泉水能平均分给5只小羊吗?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4【作业】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帮慢羊羊村长过生日分东西,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学到了知识,说说你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只要大家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有趣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二: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过程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情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根底。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屡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故事导入,教学例1。〔1〕、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你们想不想去春游?春游需要准备些什么食物呢?〔请学生答复〕二年级一班准备明天去春游,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准备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情景图〕生:他们准备了糖果、果冻、火腿、桔子、香蕉、牛肉干等等。师:他们准备的食物真丰富,他们为什么要把食物摆在桌子上呢?生:这样摆放是因为他们把准备的食物要分给每一位同学。师:是的,他们要把这些食物分给每一位同学,图上的小朋友他们正在分食物,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分的呢?生:糖果每份4颗,分了六份,果冻每份分2颗,火腿每份分四根。果冻和火腿还没分完正在分。橘子还没分。糖果已经分完了。〔2〕、〔出示情景图中分好的糖果〕思考:糖果的分法有什么特点?生:分了六份,每份4颗,每份分的同样多。〔3〕、总结导入课题:像这种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课题〕

  2、教学例1,初步认识平均分。〔1〕、师: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分糖果分的那么好,老师这里只有6颗糖要分成3份,怎么分好呢?〔2〕、学生分组活动动手操作分一分。〔3〕、抽两位同学上台分。〔4〕、分好后集体讨论发表看法。〔5〕课件展示三种分法。分法一:114分法二:123分法三:222〔6〕观察、比照分的结果,领会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师总结:刚刚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因为它每份都分的同样多所以它是平均分。3、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活动2【讲授】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师:观察情景图中,还有什么物品没分?〔桔子〕同学们帮他们分一分好吗?2、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不管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插花游戏〔1〕老师拿出8朵花,分别插在两个花瓶里,每瓶插几朵花?〔2〕学生讨论并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在课件中演示过程。3、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活动3【练习】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辨析练习〔课件出示图片〕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指名答复。2、根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设计意图】:表达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二题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刚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活动4【活动】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活动5【练习】五、深化练习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

篇三: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平均分教学年级:二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内容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内容。教材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平均分”,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二、学生分析“平均分”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知道“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四、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问题引入。板书:分。师:你们想问什么?板书:分什么?分多少?分给谁?怎么分?2、了解基础资源。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例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书,分作业本,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级等等”。生活中我们都是怎么分东西的?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设计意图】“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知识,学

  生在生活中有过平均分的经历与体验,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课堂上表现出来。

  3、根据实际,理解平均分。师: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我们看二一班的小朋友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设计意图】以参加春游活动的情境引入,触题自然有趣,学生充满兴奋,上课伊始便以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投入学习,这是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开场白。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生1: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可多啦有面包、橘子、矿泉水、还有糖果……生2:我发现这些食品都是分一份一份的,面包有5份,矿泉水、橘子、糖果也都有5份.生3:我还发现每份食品都是2个,2个面包一份,2瓶矿泉水一份……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课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师: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设计意图】通过对食物排列情况的观察、研究,自主地发现分食品的秘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而后老师适时的一句问话既强化对“每份同样多”的感受,又为“平均分”的引出做伏笔。4、揭示课题。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平均分。板书课题及叫做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分一分(1)根据刚才我们的对话,小朋友们好象明白平均分的意思,可小朋友们是否会真正平均分呢?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分一分。(2)把6个桃子平均分。(3)汇报。汇报3种平均分法,并展示。让学生说说刚才是怎么分的,重点理解份数与每份的意思。

  完成填空:把6个桔子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2、及时反馈。练习三的第2题。师:这是老师准备分给4个小朋友的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合适?为什么?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刚才我们分了6个桃子,如果今天老师带来了15个桔子,想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说怎么分?请你们四人小组拿出桔子卡片动手分一分。师:那一小组愿意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2)反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结果如何。比比谁

  的方法更好。(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完整、清楚。)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预设:[分别展示方法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5个盘里,每盘分3个桔子。方法2:我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

  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下5个,我一个盘子里再放一个。方法3:我是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还可以三个三个地分,但是,不论怎样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要做到平均分。

  师:无论我们用哪种方法分,都可以说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个橘子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此环节中,充分给学生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平均分的多样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如果12瓶矿泉水要平均分成3份,你会分吗?你认为怎么分才是平均分呢?

  师:用自己喜欢的分法,动手试试吧。回报。师:如果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几瓶呢?师:份数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瓶?师: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多,每份分得的越少。2、教材第练习三1、3题。(1)练习三的第1题。师:每个花瓶里插几枝是什么意思?(强调平均分)。1)让学生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说明: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在我们的室内摆上美丽的花,更美了。(2)练习三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梨。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每份分得得同样多。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课后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平均分的现象。板书:

  平均分

  怎么分?分什么?分多少?分给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把()个桔子平均分成()份,每份有(

  )个。

  五、教学效果评价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春游分食品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桃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桃子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师:用自己喜欢的分法,动手试试吧。回报。师:如果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几瓶呢?师:份数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瓶?师: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多,每份分得的越少。2、教材第练习三1、3题。(1)练习三的第1题。师:每个花瓶里插几枝是什么意思?(强调平均分)。1)让学生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说明: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在我们的室内摆上美丽的花,更美了。(2)练习三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梨。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每份分得得同样多。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课后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平均分的现象。板书:

  平均分

  怎么分?分什么?分多少?分给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把()个桔子平均分成()份,每份有(

  )个。

  五、教学效果评价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春游分食品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桃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桃子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篇四: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平均分》教案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布鲁纳多元表征理论表明,对数学概念理解有多种方式,多种方式之间建立起联系,才能深化对概念理解。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含义理解。1.注重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统一。本设计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发现“平均分”特点,继而亲手进行平均分,经历平均分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结果,达成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转化,理解平均分含义。2.关注平均分过程,让学生体会

  1/6

  平均分过程及方法多样化。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

  分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让学生经历用多样化分法进行平均分过程,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理解和掌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糖果各种形状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科技园。听到这个好消息,二班学生可高兴啦,他们为明天参观科技园准备了许多好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一分这些食品吧!⊙动手操作,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8页例1,经历平均分过程,理解平均分含义。自由分糖果。各组学生动手把6颗糖果分成3

  2/6

  份,然后汇报结果。分法一:第一份和第二份都是1块,

  第三份是4块。分法二:第一份是1块,第二份是

  2块,第三份是3块。分法三:三份都是2块。理解平均分。①学生看图并汇报观察到结果,引

  导学生了解分法多样化。②引导学生对比这三种分法,明确

  哪一种更公平,并说明理由。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

  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反馈练习。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页1

  题,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预设第一种分法和第四种分法

  是平均分,因为第一种分法每份都是3块,第四种分法每份都是4块,所以是平均分。其他分法不是每份都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页2

  3/6

  题,然后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结果。

  预设一共有16片枫叶,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我是先数每份有4片,再数有4份,然后用乘法计算,算式是4×4=16。

  ③通过刚才分糖果,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情境中自主发现什么是平均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含义。

  2.教学教材9页例2,掌握平均分方法。

  组织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8个小圆片,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

  汇报分法。分法一:先每份分1个小圆片,然

  4/6

  后每份再分1个,直到把18个小圆片分完,每份分了3个。

  分法二:每份先分2个,然后每份再分1个,正好分完,每份分了3个。

  分法三:每份分3个,正好一次就平均分成了6份。

  学习表述平均分。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分,再看看图中是怎样表述分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按“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形式说一说分结果。反馈尝试: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巩固平均分方法,然后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过程,体会分法多样化,学会平均分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和动作有效结合,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理解。小学数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5/6

  6/6

篇五: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平均分》优质教学设计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其次单元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学生观看汇报。(3)、从观看中我们发觉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三)、出示课题(1)、小伴侣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伴侣再说说刚刚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刚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沟通、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觉平均分。敬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挂念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安排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宠爱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引导学生观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量不相同)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一)探究例11、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状况,教师板书。2、观看问题(1)请小伴侣观看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觉了什么?(2)学生观看汇报。(3)从观看中我们发觉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

  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二)出示课题(1)小伴侣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伴侣再说说刚刚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刚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沟通、汇报(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安排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D刚刚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4)你宠爱哪种分法?为什么?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

  手分一分)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3、练习三第2题。(1)确定其次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看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当

  怎样做?(3)学生沟通商量汇报。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平均分》教学设计3教具、学具预备:教科书第12页预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预备实物卡片,预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预备1.出示预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伴侣正忙着预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预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看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状况。二、新课1.例1,引入“平均分”。

篇六: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

  平均分与平均数不同,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篇1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

  “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3.学情分析:“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

  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评价设计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8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独立进行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的第1题。

  2/8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练习二的第2题。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3.练习二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归纳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平均分(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3、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情境图、24根小棒、15个方木快。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把6个小圆片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第一种分法:OOOOOO第二种分法:OOOOOO第三种分法:OOOOOO

  3/8

  2、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一、讲授新课1、教学例3。(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2)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3)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每条船限乘4人”,“24人租几条船?”。(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明确“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6组,就要租6条船。”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3)交流结果,提问:12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二、巩固练习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让学生独立“圈一圈”。最后交流结果。练习三第5题: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练习三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四、课堂小结:怎样分是平均分?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篇3教学内容:人教版二下P12~P14。教学目标:

  4/8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平均分教学准备:糖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出示“份”字:小朋友认识“份”字吗?它由哪两个部件组成的.?(人和分)这节课我们就人人来分东西。2、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师:昨晚老师去喝喜酒了,分到了一些糖。老师想把这6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看谁的分法多。(板书:把6块糖分给2个小朋友)师:这些分法都是把6块糖分成了几份?(2份)师: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每人同样多)师:(指着33),这份是3个,这份也是3个,每份都是3个,(板书:每份都是3个)(补充板书:把6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3个)齐读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平均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平均分的概念,在潜意识里都有平均分的思想。设计让学生分6块糖,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分法,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每份同样多就叫平均分。师:这节课就来研究平均分。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不是平均分的每份不一样多。)对,只有每份同样多我们才叫它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同样多”。(2)判断是否是平均分

  5/8

  师: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现在来判断以下分法是否是平均分课件A:(一个一个出示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再让学生判断。)它是怎样平均分的?手势圈一圈,说一说。再出示:把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B图:(两个两个的,再两个两个的,再一个一个的分,把10个梨平均分成2份。也先判断,再说说,再出示表述句。C图:(1个、3个、5个)不是平均分。哦,每一份是不一样多的。那你有办法使它也变成平均分的吗?(移多补少)小朋友真能干。D图:(2个、2个、2个、2个出示)判断[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更清晰平均分的特点。同时一个一个,几个几个的出示。为下一个环节“操作”打好基础。二、实践操作,理解概念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随处可见,小朋友会不会真正的平均分呢?下面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分一分。(1)分一盒礼物(学生不知道总数)A.感受分的过程。老师带来了一盒小礼物,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想要把它平均分给我们班的3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学生可能说没法分,不知道每人几个。或者说需要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想到先一个一个的分,或先分几个再分几个。)小朋友,真聪明,就算老师不告诉你一共有多少个,也能想出办法进行平均分。B.说说是怎么分的。用表述句说,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设计意图]:学生已学过乘法口诀,在“分”之前就能用乘法口诀知道“分”的结果,这个设计环节当不知道“分”的物品总数时,就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冲突。不得不激起学生去思考“分”的策略。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一个一个分的必要,而不是由老师强加给他。也能更好的理解分的过程虽然不一样,但是分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本质意义。(2)分12个

  6/8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一共有12个,你还一个一个地分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用小圆片代替来分一分。汇报。分别用12个磁铁展示。并说说你是几个几个分的。

  (3)抽象平均分的概念师回顾分法,并圈出份数。重点理解份数与每份的意思。

  师拿掉磁铁,让学生说说刚才是怎么分的,请生用圆圈来表示。板书: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个。(4)分法多样化A画一画刚才我们摆了小圆片将12颗糖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4个。如果不摆小圆片,你能想象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又是几个吗?(指名几个)你能用水彩笔把分的结果画下来吗?如果有困难的也可以先分一分再画。B.反馈。展示不同的分法,并说一说是怎么平均分的?说说表述句C.小结:为什么这些同学分的过程不一样,份数也不一样,我们都说他是平均分呢?(因为每一份的个数都一样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理解份数与每份的意思,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模型。充分感知分法多样化,并发展数学语言。强化理解平均分的本质是每一份同样多,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全面性。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判断是非,概念辨析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打钩。2、变式练习,拓展思维昨晚老师一家三口都去喝喜酒了,每人都分到了6块喜糖。你们猜我们一共分到()块喜糖?现在我把这18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块。还可以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块。3、结合实际,扩展概念外延把下面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大小各两个)4、知识延伸,形成系统有一些苹果,是十几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或者5个小朋友,都刚好分完。想一想,有多少个苹果?四、总结反思,突显重点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不同的分发?

  7/8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

  8/8

篇七: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

  《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

  3、买了8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一样多,怎么分?学生尝试分沟通小结: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4、判定练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知道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进展平均分的尝试,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从不完整逐步清楚为“只要是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让学生逐步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意思,是一种“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进步。二、平均分方法的探究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学生操作反应学生分的方法有可能是1个1个分的;有可能是3个3个分的;也有可能是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的的状况让学生经验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策略,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三、稳固延长1、举例。2、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把12个橘子平均分,可以怎么分?3、练习

  4、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从一些数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个物体、甚至一个图形平均分,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相识更加完整。《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篇2

  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详细的实例尝试平均分。3、学情分析:“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必须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进展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学习目标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造就动手操作实力和概括实力。评价设计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打算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

  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挚友正忙着打算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打算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视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状况。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我们来协助二〔1〕班小挚友打算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知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2、稳固“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

  〔3〕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老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终,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独立进展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

  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终,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操作、沟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造就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应用意识。教学内容:人教版

  法〕〔配音:噢!春游啦!〕师:瞧!图中的小挚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挚友细致视察画面,

  你获得什么信息?〔师可提示: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去哪儿春游?遇到什么问题?〕

  3、学生视察画面,沟通信息课伊始,用学生喜爱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沟通各自所喜爱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课改新理念。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例3〔课件显示:春游的场面〕重点突出〔租船处有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师:你能应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方法?四人小组探讨,后沟通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沟通〕师:你还有什么方法?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除法我们还没学?”在这里充分表达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始终踊跃、

篇八: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3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关键词:同样多平均分教具学具:演示教具:12个乒乓球、15枝铅笔、10个纸盒,课件。学生学具:每小组10个小纸盒、15个乒乓球、20支铅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苹果时,每份都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要求:(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2)要像他们分苹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A、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B、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C、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1)作业P13的“做一做”A、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B、动手操作:用10个小纸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C、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3.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1)小组先讨论分法,再动手分一分,要求用15个乒乓球代替橘子。(2)展示汇报分的过程。(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提问: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4.独立进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用铅笔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巩固应用,消化提高1.练习三第3题(1)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圆形卡片代替梨。(2)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用小纸盒代替盘子)。(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2.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一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2)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评选,谁插得花最漂亮。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

  3.练习三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

  (2)集体交流,说清判断的理由。

  4.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学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整个单元的开始部分,在备课时我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评价一下分得对错,教师订正,最后用教具演示,这样学生比较快的认识了平均分。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另一个地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通过分组讨论分配方案,再按方案进行“平均分”,通过小组交流,自然而然的对学困生进行了帮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困生也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平均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情感教育

  正因为样,学生学习的兴致极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上课特别的积极,上课气氛很活跃。

  我感觉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为下一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四册P12-14例1、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3、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学生:每人15根小棒、长方形纸一张教师: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平均分意义的学习1、情境:班级开联欢会要买东西,小明和小芳买了6包食品,怎么拿?哪种分法是与众不同的?2、如果小刚也去,每人拿的一样多,怎么拿?3、买了8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一样多,怎么分?学生尝试分交流

  小结: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判断练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进行平均分的尝试,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从不完整逐步清晰为“只要是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让学生逐步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意思,是一种“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进步。

  二、平均分方法的研究1、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

  学生操作

  反馈学生分的方法

  有可能是1个1个分的;有可能是3个3个分的;也有可能是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的的情况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策略,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篇九: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当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一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一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以观看帆船比赛为引向以找角分角摆角画个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以观看帆船比赛为引向以找角分角摆角画个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以观看帆船比赛为引向以找角分角摆角画角做角欣赏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角做角欣赏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角做角欣赏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和赏一赏的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和赏一赏的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和赏一赏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和交流中求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优质

  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二下P12~P14。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述平均分教学准备:糖课件小圆片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出示“份”字:小朋友认识“份”字吗?它由哪两个部件组成的?(人和分)这节课我们就人人来分东西。2、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师:昨晚老师去喝喜酒了,分到了一些糖.老师想把这6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看谁的分法多。(板书:把6块糖分给2个小朋友)师:这些分法都是把6块糖分成了几份?(2份)师: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每人同样多)师:(指着33),这份是3个,这份也是3个,每份都是3个,(板书:每份都是3个)(补充板书:把6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3个)齐读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平均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平均分的概念,在潜意识里都有平均分的思想。设计让学生分6块糖,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分法,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每份同样多就叫平均分。师:这节课就来研究平均分。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不是平均分的每份不一样多。)对,只有每份同样多我们才叫它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同样多”。(2)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师: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现在来判断以下分法是否是平均分课件A:(一个一个出示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再让学生判断。)

  它是怎样平均分的?手势圈一圈,说一说。再出示:把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B图:(两个两个的,再两个两个的,再一个一个的分,把10个梨平均分成2份。也先判断,再说说,再出示表述句。C图:(1个、3个、5个)不是平均分。哦,每一份是不一样多的。那你有办法使它也变成平均分的吗?(移多补少)小朋友真能干。D图:(2个、2个、2个、2个出示)判断[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更清晰平均分的特点。同时一个一个,几个几个的出示。为下一个环节“操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操作,理解概念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随处可见,小朋友会不会真正的平均分呢?下面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分一分。(1)分一盒礼物(学生不知道总数)A.感受分的过程。老师带来了一盒小礼物,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想要把它平均分给我们班的3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学生可能说没法分,不知道每人几个。或者说需要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想到先一个一个的分,或先分几个再分几个。)小朋友,真聪明,就算老师不告诉你一共有多少个,也能想出办法进行平均分。B.说说是怎么分的。用表述句说,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设计意图]:学生已学过乘法口诀,在“分”之前就能用乘法口诀知道“分”的结果,这个设计环节当不知道“分”的物品总数时,就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冲突。不得不激起学生去思考“分”的策略。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一个一个分的必要,而不是由老师强加给他。也能更好的理解分的过程虽然不一样,但是分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本质意义。(2)分12个师:如果老师告诉你一共有12个,你还一个一个地分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用小圆片代替来分一分。汇报。分别用12个磁铁展示。并说说你是几个几个分的。(3)抽象平均分的概念师回顾分法,并圈出份数。重点理解份数与每份的意思。师拿掉磁铁,让学生说说刚才是怎么分的,请生用圆圈来表示。板书: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个。(4)分法多样化A画一画刚才我们摆了小圆片将12颗糖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4个。如果不摆小圆片,你能想象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又是几个吗?(指名几个)

  你能用水彩笔把分的结果画下来吗?如果有困难的也可以先分一分再画。B.反馈。

  展示不同的分法,并说一说是怎么平均分的?说说表述句C.小结:为什么这些同学分的过程不一样,份数也不一样,我们都说他是平均分呢?(因为每一份的个数都一样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理解份数与每份的意思,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模型。充分感知分法多样化,并发展数学语言。强化理解平均分的本质是每一份同样多,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全面性。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判断是非,概念辨析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打钩。

  2、变式练习,拓展思维

  昨晚老师一家三口都去喝喜酒了,每人都分到了6块喜糖。你们猜我们一共分到

  ()块喜糖?现在我把这18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块。还可以平

  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块。

  3、结合实际,扩展概念外延

  把下面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大小各两个)

  4、知识延伸,形成系统

  有一些苹果,是十几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或者5个小朋友,都刚好分完。

  想一想,有多少个苹果?

  四、总结反思,突显重点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我们

  有哪些不同的分发?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

  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

  板书:

  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总体思路]

  1.本节课的设计,重点围绕分糖这条主线来构建对平均分的理解。由浅入深、

  逐步深入学生的思维,在设计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创设问

  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人人都动手“分一分”,

  并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使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

  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突出理解份数与每份数,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份数与每份数,才能真正建立平均分的表象,为今后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3.体会“分法多样化”的实际需要,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

  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案附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8---40页。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2、在活动中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和初步范围,体验几种常见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欣赏精彩的比赛图片,看完后请学生说说都发现了什么?2、课件展示第一关,请你找出所坐帆船上的所有角,出示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漂亮帆船(学生踊跃回答,每答一个,课件展示对应的角,并标上序号)。二、自主探究锐角和钝角

  学生运用学具自主进行分类

  1、指名汇报分类方法。A: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B:按照角的大小分成三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

  2、你是怎样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的?(生到黑板演示)3、命名引题

  师总结并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

  1、判断角课件出示第二关:连一连,(看谁找的对)师:(课件)打开书本39页第二题连一连。学生汇报并验证。2、请用你的肢体摆出我们学过的角A、师示范:用手掌依次摆出直角——锐角---直角---钝角,学生说出角的名称。B、请学生上台,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来变角。3、画角。

  课件出示第三关画角,学生了解画角则后自主完成。师随机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说你是怎样画锐角和钝角的。从中选择具有特殊性的角进行验证。4、变一变A、课件出示第四关:活动角B、课件出示:如果这条边继续旋转,会得到什么角?(锐角或钝角)C、如果给你们一个活动角,你们会不会变?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报角的名称,另一位同学来变,好吗?(学生变角。)

  5、欣赏播放优美欢快的伴奏乐,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角。

  四、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获新知识

  的?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P38—P40。2、教材分析:《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教材的开篇就呈现了3种不同的角,通过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从而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通过设计找角、造角、画角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让学生深刻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下基础。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能力目标: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评价、交流体会的活动,建立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教师的教应当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节课当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以观看帆船比赛为引向,以“找角、分角、摆角、画角、做角、欣赏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和赏一赏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和交流中,求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总之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激趣:观看帆船比赛图片。2、指名学生说说如何验证直角。3、找出帆船上的角。(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入比赛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对

  旧知识的回顾,又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1、感知角。(1)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有角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2)提问学生:请你将这9个角按一定规律分类。(3)追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能证明2号角和4号角是直角?(4)教师强调:比角的方法。

  (多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各个层次面上的学生各有所长。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角的分类活动,重现角的形状,感知角的特征,从而复习比角的方法,为下面的分角作好准备。)

  2、认识锐角和钝角。(1)学生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三种分法。(3)教师呈现分角的方法。并边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边导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随机板书)(4)教师小结:辨角的技巧。(师生通过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分角活动,共同探究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导出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3、用肢体摆角。(1)教师造角,学生说出角的名字。(2)教师说出角的名字,学生造角。(3)学生合作造角。(4)师生合作造角。(通过师生互相造角的动手活动中,感受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生生的评价、师生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角的练习。书中第39页第二题(以过关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5、画角6、用活动角摆角(以活动的形式穿插摆角的练习,避免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更能享受到学习的喜悦和成功。同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7、欣赏角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你获得什么知识?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在评价、交流体会中,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建立自信心,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的内涵。)五、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和想象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课后,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在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合理重组教材,创设了观看帆船比赛的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二、让学生在有趣的综合活动中巩固和应用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分类”是让学生掌握特征、理解概念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已经在上一个阶段为自己提供了学习的素材,这时我没有给学生定统一的分类标准,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在实际的操作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观察得出结论。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然后是相互交流,学生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哪怕存在着分歧与争辩;最后汇报时,允许阐述自己不

  同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学生的心扉打开,思维被激活,无论是知识的理解、掌

  握,还是能力的培养,都水到渠成了。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

  学,我利用练习九的第2题的一个为学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来的直角。让学生

  感觉又像直角又像钝角,产生争辩。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

  角进行判断的方法,在矛盾冲突中自然地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活

  动角来摆角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再一次感受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

  么样的角是钝角,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锐角和钝角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感悟:

  1、个体独立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根基。我们的预习指导课,可为学生提供独立

  思考的机会,产生有效的课堂生成。预习指导课需要精心设计。

  2、群体参与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源泉。堂上交流课上,产生有效互动。在堂上

  交流课上,老师要捕捉每一个交流机会,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人尽其言,课堂中

  的每个活动后,都要采取不同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人人

  动脑想、开口说,互相提示与补充。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这个方面,在今后的

  教学中,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三角板一套,各种不同形状的角若干袋,学生准备三角板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节假日,同学们一定去儿童公园玩过,谁愿意把你都玩过些什么告诉大家?(让学生充分地说。)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公园去玩玩,好吗?师:出示教材37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后谈话导入: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王国里,“角氏家族”有三兄弟,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中的老二──直角。你们还想认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吗?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认识它们,并和它们交上朋友!(赋抽象的角予生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操作体验,初步感知直角、锐角和钝角。(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①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装有各种角卡的袋子,把这些角展开在桌面上,看看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②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辅导。(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生:我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生:我们分成了三类:直角三角形是一类,比直角小的分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又分为一类。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含义。师:比直角小的就是直角的弟弟,比直角大的就是它的哥哥。我们来为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好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小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相互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学生讨论(得出和直角比、用眼睛看等方法。)3.体验练习:给下面的角填上正确的名字。

  投影出示练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1.练习九的1、2题。2.画一画:请你分别画出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游戏活动1.折一折,比一比。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折出不同的角,并相互认一认是什么角?2.摸摸、猜猜。(分小组活动)活动规则:把一同学眼睛蒙住,另一同学用活动角掰成不同大小的角,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通过用手摸后说出是什么角?其它同学当裁判。然后组内同学交换活动。五、多媒体出示练习,学生一个一个解答。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外拓展观察你家的日常用品,看看这些物品上都有些什么角?

篇十: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页主题图,第8页例1及做一做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与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进行平均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水果图片、水果糖若干、记录卡、课堂作业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猜猜老师最喜欢看哪个动画片?老师喜欢看《熊出没》,请学生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教师随机板书:熊大、熊二和光头强。2、老师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水果,(6个西瓜,6个苹果,6窜香蕉)我们一起来给他们分一分吧。

  3、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分水果。(不一样的分法,贴在黑板上)。4、引导学生观察3种分法。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教学例1:把6颗糖分成3份。1、2、3、4、想一想,你会分吗?学生操作,摆一摆,把6颗糖分成3份。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课件展示,把6颗糖分成3份的分法逐一演示。第一种分法:1颗、1颗、4颗第二种分法:1颗、2颗、3颗第三种分法:2颗、2颗、2颗5、大家喜欢哪种分法?你能把这种分法取一个名字吗?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教师板书课题。(平均分)4、指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5、学了平均分,你能用平均分解决问题吗?

  指名学生把第一次分给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水果进行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巩固概念。摆一摆,把6颗糖平均分。1、同桌分工合作:1人摆,1人记。2、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3、汇报结果:指名学生上台读一读记录卡。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摆一摆,把8颗糖平均分。1、同桌分工合作:1人摆,1人记录。2、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3、汇报结果:指名学生上台读一读记录卡。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四、口令游戏,理解概念。请4名学生上台,听老师口令:平均分成2组,平均分成4组……五、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1)学生交流汇报。(2)教师点评。(3)教师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六、辨析练习。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用手势表示“√”“×”。并指名学生说说判断对错的理由。七、课堂作业。第8页做一做第1、2题。1、学生拿出作业纸,独立完成作业。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八、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平均分,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索。板书设计:平均分熊大432熊二122光头强11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熊大222熊二222光头强22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推荐访问:人教版平均分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优质课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